水清了,岸绿了,连江豚也游回来了。
今年初,“智慧长江(芜湖)综合管理平台”开始试运行, 初步实现了对长江水域无死角、全天候的雷达和视频的监控巡查。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对216个长江岸线整治项目、长江1公里范围内已搬迁的41家企业、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内拆除的33个非法项目进行监管。并且,智能算法联动分析,自动预警推送,已抓获多艘非法采砂船只。未来,芜湖将构建起长江保护一体化的全要素生态网络监管体系,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工智能“盯”住长江
“目前,智慧长江平台已初步实现采用一张图全要素展示及一张网全流域覆盖。”9月15日,记者来到了芜湖市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智慧长江(芜湖)平台正在这里平稳运行,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着长江变化的每一个细节。
在长江干流上,芜湖选取了29个点位,建设了71个摄像头,共享了7座长江海事的雷达站信号,建立“空天水陆”一张网,实现长江芜湖段监控全覆盖。
视频监控是全天候的。“目前的监控画面包括可见光、热成像、球机画面。”芜湖市发改委的朱江告诉记者:“可见光摄像头主要用于白天监控,热成像摄像头主要用于夜间和雨雪雾等不良天气条件下的监控,球机摄像头则主要用于临近岸边区域的监控。”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被引入到智慧长江(芜湖)平台中。 通过长江芜湖段海事雷达站资源和视频监控网络,人工智能对长江江面过往船只位置进行筛选,对异常目标进行监控,配合AI智能算法进行船只分析,最终确认船只行为特征。
“比如,人工智能会分析船上工作人员的动作特征,来判断他们是不是在非法采砂及捕捞。”
为此,项目团队专门进行了识别预警、雷达视频算法攻关。朱江透露:“我们的项目技术团队中有多名中科院硕士、博士,甚至在一些技术难点攻关上邀请中科院院士参与。”
根据大数据建模算法识别出可疑船只后,系统生成预警信息,智能判别该可疑船只的行为,并按各部门职能进行事件分类。在平台上自动将预警信息推送至船只所在最近的相关部门一线执法人员手机端。“目前,我们已初步实现预警机制,智能分析算法正在不断积累和学习中。”
织密防控网络体系
与此同时,平台还全面整合公安、水务、渔政、海事等部门执法力量,平台上已有11条执法船、15条执法艇、2架无人机和229名执法人员,织密了防控网络体系。
尤其是夜间,利用热成像监控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全江巡查,一旦发现非法采砂行为,立即指挥最近的执法艇前往现场执法。同时,通过多个视频监控探头进行连续追踪,保卫长江。
据悉,智慧长江平台视频监控系统自从今年1月中旬启用以来,发现6起非法采砂案件(芜湖水域1起,相邻城市水域5起)。
1月31日凌晨,监控探头在芜湖水域发现的一起非法采砂行为。记者从平台记录下的视频录像中可以看到,在采砂过程中,采砂船上的出砂管伸出,正在向与其并排停放的运输船上喷出砂水混合物。
当时,执法基地的监控指挥中心立即调度,通知最近的鸠江区执法艇前往检查,同时通知上游的繁昌区执法艇、下游的三山区执法艇进行协助包夹,防止采砂船逃离。最终,鸠江区执法艇将这条非法采砂船抓获。
今年以来,智慧长江平台视频监控系统还开展了3次非法捕鱼处置演习。在3月14日下午的演习中,平台从发现1艘非法捕捞船舶到执法中队到达事发现场处置,只花费了五分钟。
江豚重新出现了
5月19号,有网友在安徽长江拍到了大量的江豚在水中嬉戏打闹,一眼望去,数量超过20头。
此次安徽芜湖的江豚群规模,让很多当地的百姓都表示:“很多年没有见到过了,再次出现,内心的感觉无法言语表达!”不仅江豚数量极多,在芜湖的长江段还能够看到鱼群,和江豚相隔不是很远,但是数量极多,远远望去,甚至感觉河水都变黑了,黑压压一片。
在芜湖市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芜湖在实施长江大保护工作后,成效斐然。
在芜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内已搬迁、拆除至少41家企业。在一张整治前的遥感卫星图显示:惠生联圩原船舶工业园周边的长江岸线环境脏乱差,但在2022年之后,卫星遥感监测画面显示:经过整治后,长江岸线进行了复绿,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数据显示:该平台试运行以来,通过雷达和视频实时监管,算法联动分析,自动预警推送,发现并破获多起非法采砂案件,对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推动长江芜湖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江禁捕成效明显。目前,长江芜湖段1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今年夏季鱼的种类和数量同比分别增长54.5%、23.8%。
建立全要素长江保护生态体系
安徽商报记者了解到,芜湖将建设一个全维度的长江保护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对接现有水务、生态环境、港航、公安系统相关业务数据。
与此同时,芜湖还将通过物联感知系统串联成网,沿江布设视频监控点位、无人机空中监控、卫星高分影像对比,实现对长江岸线、自然保护区、企业、船舶等监控全覆盖;接入采集数据,综合展示视频图像数据、在线监控数据。结合智能算法,自动识别违法行为,及时有效推送预警消息。实现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执法任务的流转、调度和处置。
未来,芜湖还将建立一个全要素的长江保护生态体系。
“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围绕具体业务需求,整合执法力量,努力实现长江全流域、全方位的监管和预警,加快构建起长江保护一体化的全要素生态网络监管体系。”芜湖市相关人士表示:“构建高效运行机制,推动全市长江大保护工作网格化、智能化治理。”